2006/02/23

 

mMK~冇判斷可言的隱形傳統


其實從原來搞哲學轉入當代藝術的美國藝評Arthur Danto好些書都經已連中文版也出了(也包括起碼一本台灣的繁體版),當代藝術進入了後歷史時代的想法,藝圈照理不應該太陌生,雖然佢的版本說法,和我喜歡的德語藝術史家Hans Belting版本的藝術歷史終結論,我以為還是有高低手之別.

奇怪的就是,若果當代藝術是必然多樣化,多面化,多元化並存不悖,我為什麼仍會奇怪現在藝圈的人都避談好壞?除了一句不要阻人發達,我還是("還是"我必須承認帶有一種我是怎樣背景成長培養成這種美壞分明的過去)覺得這是一種"很錯"的"發展".正是當代藝術不以歷史為論述框架,判斷的傳統的當刻體現才重要.

阿Jeff最近有種癮,經常在我話某些東西好,某些東西差時,立即質問我"點解?",這本來是好事,但一些判斷的empirical evidence,其實是你在參與某個傳統中,因為你承認那個傳統是自己的傳統,我假定了是屬於自明的,要一個人來重頭解釋就很花氣力,因為要解釋的是整個社群本該有的傳統,而不是獨從作品出發.

再而,則"點解?"這問題也好似認為所有東西都有可以說清楚的理由,我有時感到要答佢很費力氣,但為了表達一種鼓勵討論的態度,又不能不答.這我好似又在自打咀巴,但審美判斷在de Duve理解裡是種(universal) claim {this is beautiful / I like it},不是一種validity.從like/dislike回到理由,是要一種跨範疇的incommensurable翻譯.

或者我又扯遠了,把問題拉得太闊來逃避.但我覺得只有當你要作審美判斷,你才是在談藝術!(順提,判斷的修正與改變,我亳不介意.)但當我的對傳統的理解和你的對傳統的理解或者不一,其實就說明了我們的藝圈離(抽象的)sensus communis(也可以說是馬國明所說的評論的"無盡的連結")很遠.

de Duve指出過,後現代想跳出傳統(又要多元又唔要相對主義,就像"要獎金又要獎品")是十分現代的想法,也是種wishful thinking.叫人表態,我以為,是一個最快讓我知道一個人其個人傳統的方法,讓我知道這個人的傳統與我的接近否,當然,表態也包括展露一個人對於傳統的認知深刻程度.希望人們多作表態,這是建立起一個藝術社群跟美學傳統的一種途徑.

或者,品味,自然也可以從被選擇而成的傳統反映出來.因此我這樣說的最大錯誤,不在於我們藝圈沒有人表態,而是人們(例如通過擔雙年展評審,或參展endorse它時)經已表了態.只是我對於他們的這個傳統不敢苟同.

Comments: 發佈留言



<< Home

This page is powered by Blogger. Isn't you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