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2/31

 

hk`art~Tobias(三之一)

Para/Site 的Tobias Berger,上任藝術空間的Executive Director/ Curator已有一段日子, 奇怪在藝術空間關於展覽的網頁,宣傳品甚至新聞稿上,都往往看不到策展人的名字和銜頭.現在的展覽《渴》(DESIRE)還未看,該算是其策劃的展覽,我只在去美國前看了《主動.戲權-藝術家挑戰權力》(POWER PLAYS/旅美時就見到幾個以英文同名的展覽/出版物先例),然後,就是為了124遊行而匆匆回來因而才有機會看到的《玄.現實》(IRREALITY).對於這兩個展覽,我都頗有好感.
這裡先說《主動.戲權》.







《主動.戲權》的展出藝術家,名單很有國際feel,這第一個印象,或就是Para/Site圖變之路?(Francis Alys更可算是當今世界藝壇大紅新進之一,雖然在紐約的Performa之作,有些無風起浪,成了(更像Santiago的)剝削性的藝術性消費娛樂.)以往真的有國際性的展覽,就往往只有re:wanchai或microwave那種artspace外的展覽才辦到較有聲色.雖然,像《主動.戲權》這樣的錄像展覽,本來從籌辦條件(logistics/budgetal等)上其實不甚難辦,但人仕的“人事”關係(策展人結交的人際網絡)於是更顯重要.場地的疊木陣,貌似不費什麼功夫成本,卻已提供了功能上(座位)與意識上(不區一格/causal)的雙重效用.
我唯是對於Tobias於開幕時或展覽其間沒有對白雙全唯一在場的參展藝術家(也是唯一本地藝術家)有一些curator介紹artist的活動有些失望.但這似乎就是Tobias 作風的一部份.其一是把香港視為國際之一員,不多不少,不亢不卑.其二是策展人砌了展覽,要說的都在展覽和作品裡,不用過多的解說.
Tobias 雖找來一作者鍾嘉賢寫了篇相關文章,但至今仍未見兌現放在網站,雖是與Beuys相關,我卻仍未有心機拿數碼相出來逐頁讀.至於Tobias自己的文章,看到過的也很有限,在《Manifesto》期刊(亞洲藝術文獻庫(AAA)有藏)中的那篇,非什麼著力之作,屬很私人隨想的詩文而已.而講策展的新書《MIB》中的那篇,買了卻仍未細讀,卻同感覺文章該非Tobias的強項.這對於大量策展人的藝評背境而言,似乎比較例外?
對Tobias策展術的揣摩,於是唯有更多要在展場中細尋.至於Para/Site過去的場刊出版強項或者會因其作風而有重心的調整或為所縮減,則未來的ps動向或值一併考慮.

Comments: 發佈留言



<< Home

This page is powered by Blogger. Isn't you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