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7/31
mMK~尾班車看萬青力展覽
友人說展覽這幾天間快要完了,就因為那一點口碑,於是專程走了一趟到港大馮平山博物館看了萬青力的展覽.
http://www.hku.hk/hkumag/mc/exhibition.html
看到在國畫中加入一點生活觸覺,一點社會時事,一點幽默,觀賞的心情不俗,問題是這種戲筆其實並不特別難為,卻就是在國畫人的創作中難見難求,見一少點兒,就似經已喜出望外,方召麔?畫船民,方蘇?寫遊行,就立刻驚為天人.其實這種自然與時並進以外,現代文人如何在傳統注入新意念,不單題材上,我一直相信仍大有空間(也一直恨自己半途放棄沒再搞下去).中大新一代也一直有人作這方面的嘗試,最不同的,是新一代都躲在工筆裡頭,沒有老一輩的洋洋灑灑,骨子裡,就是被功力的問題所困擾,牢信幼拙總不同於拙趣,題字尤其似成了新一代大忌,對於觀念新一代,這幾近於自廢最大本錢.萬青力的印章,在摘字選句上的趣味,其實也同是大有空間,倒是有個用了徐冰的自創(英化入中)文字,所謂不追時髦,多少露了點尾巴,雖然我不會因此而介意.(友人看到此文後告知,萬氏與徐冰為長年好友,換句話說,這小把戲也算是一種文人的友儕間的遊戲.)
我最介意的,反還是前輩一回到山水,就又是回到老樣式,師承可染的尤是,個性的觀察力隨不見了,玩宋人元人的山水筆意,也不見氣韻上特別標青.莫非國畫的山水傳統真的容不下一點形式上的新意?竹林的迫與黑,雖不成功,我以為比加入汽水罐更有實驗意思.
其實我對國畫(尤其以文人傳統歸之)的現當代性的空間感到大有可為,只是以為現代物件/風景入畫就是現代化,這思維在雙年展已見怕了(雖然鄧民亮過去的建築細節特寫可算半個例外).於是整個國畫山水傳統的關鍵上,比較於戲筆小品,似乎仍是一個困局,就我所個人喜愛的現代山水,幾乎就只有蔡浩泉一家,雖然有沒有國畫人把他視為該傳統一員(不要說家),可能也已成疑問.
http://www.hku.hk/hkumag/mc/exhibition.html
看到在國畫中加入一點生活觸覺,一點社會時事,一點幽默,觀賞的心情不俗,問題是這種戲筆其實並不特別難為,卻就是在國畫人的創作中難見難求,見一少點兒,就似經已喜出望外,方召麔?畫船民,方蘇?寫遊行,就立刻驚為天人.其實這種自然與時並進以外,現代文人如何在傳統注入新意念,不單題材上,我一直相信仍大有空間(也一直恨自己半途放棄沒再搞下去).中大新一代也一直有人作這方面的嘗試,最不同的,是新一代都躲在工筆裡頭,沒有老一輩的洋洋灑灑,骨子裡,就是被功力的問題所困擾,牢信幼拙總不同於拙趣,題字尤其似成了新一代大忌,對於觀念新一代,這幾近於自廢最大本錢.萬青力的印章,在摘字選句上的趣味,其實也同是大有空間,倒是有個用了徐冰的自創(英化入中)文字,所謂不追時髦,多少露了點尾巴,雖然我不會因此而介意.(友人看到此文後告知,萬氏與徐冰為長年好友,換句話說,這小把戲也算是一種文人的友儕間的遊戲.)
我最介意的,反還是前輩一回到山水,就又是回到老樣式,師承可染的尤是,個性的觀察力隨不見了,玩宋人元人的山水筆意,也不見氣韻上特別標青.莫非國畫的山水傳統真的容不下一點形式上的新意?竹林的迫與黑,雖不成功,我以為比加入汽水罐更有實驗意思.
其實我對國畫(尤其以文人傳統歸之)的現當代性的空間感到大有可為,只是以為現代物件/風景入畫就是現代化,這思維在雙年展已見怕了(雖然鄧民亮過去的建築細節特寫可算半個例外).於是整個國畫山水傳統的關鍵上,比較於戲筆小品,似乎仍是一個困局,就我所個人喜愛的現代山水,幾乎就只有蔡浩泉一家,雖然有沒有國畫人把他視為該傳統一員(不要說家),可能也已成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