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1/08

 

hk`art~我的真正"身份"是個研究"新"

在亞洲文化協會(ACC)的十月頭拼合了三位藝術家的Crossing Boundaries展覽中,我為其撰了篇導言<媒體的「言」和「兌」>.對於展覽中三位各來自不同地區的藝術家,我以他們各自對於所選媒體所反映現代與傳統關係來切入。對於洪強,我就把我長期而來一直對其作品的保留和負面評價,以一個婉轉而不損場合的方法來淺說了一趟.我在文中,指相對於Dikdik Sayahdikumullah的繪畫,魏立剛的書法,都各有悠長的文化傳統和新的對待傳統的意圖,洪強"相比可說是媒體的「新-媒體」化,沒有傳統(包袱),為媒體而媒體,追趕「創意媒體」(工業)之潮流,成了香港科技長期久缺R&D的入門介面...針對虛擬語言的軟硬件開發,用意加強輸入輸出鏈的同步互動。"但香港工業投放在Research & Development的比率,向來大家也知是偏低的,和洪強常用的"互動"一詞,往往出現「言」說和「兌」現的重大落差同樣,皆可見到本地的新媒體如何從一種「語言」淪成一種炒作的「(大)話語」.(再者,真正的軟硬件的開發,和簡單的輸入輸出鏈的同步互動,又是另一"大"話與"小"話的蚊牛之別.)
香港媒體是否一直缺少身份意識,我不敢說,雖游靜和梁文道在一個因榮念曾展覽而來的論壇上如是說,但之後卻也有<<我城>>等的出現.(但會否前者於是才是我們的真正身份意識,後者只是我們的虛構身份意識?)有次專程到藝術中心看羅琛堡的放映節目,相當納悶,反而記得<<錄像文章>>中他那一段,人手的素描就更能給媒體注入生動氣息. (那又究竟是新媒體抑或舊媒體之功?是內容是形式之效?何時我們才明白兩者的互相推展,不僅是單流程的"互動"loop.)
如何在一新媒體尋找/開發一套新美學,大概注定要有大量的平庸之習作.套用現成的軟件或貴昂硬件充當思考既是問題,科技本來有助資訊的有效散播,反而可能成了能access這些開發中心的領先優勢者的層層金錢權力架構的鞏固,又是另一問題.媒體藝術,我以為特別關注媒體/科技自身無可口非,但為免成了為媒體而媒體的devil's advocate,我還是以為香港的技術開發科技研究支撐力量不足(起碼在應用以外的跨界合作),並不利這方面的發展.我常就感覺看microwave就夠把握這方面的好些發展,至於本地,如何在其中以low-tech策略突圍,反而可能更為精彩.
附:每次回父母家,就會見到數碼港起的高樓住宅阻擋了整村的海景,這是一個什麼的項目,大概一眼即知?這就是香港的"文化".在網上看到一則很好笑的<<星島>>(一份大概無可救藥的)新聞標題,標題如是說:"議員勿把西九變地產項目".在這麼一個言語被扭曲的社會,仍有人能只關心媒體的純語言,這不代表他就會出色,但寬容些來看,這大概已是對他而言最適合的身份.

Comments: 發佈留言



<< Home

This page is powered by Blogger. Isn't you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