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1/08

 

hk`art~(是)"關於"(而不是)"文化身份"

有關文化身份的討論,最初是從在人文學科研究所返工那時房間隔鄰的那班香港文化研究小組所出版的刊物裡讀來的,我主要對於文化研究對於文化的定義和用法有疑問,這是我第一篇報章的文章上就已談到的問題,我現在還是這樣想(雖然其他立場或有大變).我有印象那時候,我對於阿kith在<<拆東牆補西牆>>的"後殖"文章也很不滿.因為若果文化就在日常生活,我就不明白藝術家,文化研究的人想把它們怎樣,因為他們本就好好的生活在自己的位置.
見到今屆雙年展,專題廳一入轉左,就是一堆"有關"本土文化的作品,有攝影和陶瓷,很灣仔/土瓜灣/深水埗的舊區feel.比起梁美萍很自覺知道其信箱對藝術圈/評審的文化吸引力何在,這班藝術家卻似更重表現了visual studies的最visual一面,真實性於藝術場景的張力反而不見了.邱穩基的<<唐樓>>除了那作狀的竹框,當然立即使人聯想到民間博物館計劃的<<你從未見過的利東街>>於集成畫廊展出的攝影作品.我對於後者,本有莫大的寄望,可惜,作品最後還是因技術,資金等問題而無法做到一個全等的全景圖,當中的數碼加工,透視的錯綜拼合,使得保存原貌的意義盡失,結果一條街成了商場中的一條走廊的裝飾,還不及拿在手中的縮水版本(省去細節)更令人印象深刻.謝柏齊為其提供照片的<<市區重建策略檢討公民參與文件>>,我覺得是更有意義的一件作品,值得入選雙年展(因為我一樣懷疑街坊不會去讀這種文件小冊,就像其他灣仔區議會文化小組辦的文化活動,消費的是區外文化人,成了提昇個別人的文化形象的資本(這倒不是說謝柏齊,或是這對他而言也不是壞事).從真正的社會政治藝術角度來看,深水埗那些助人自助的中間人創意組織,我覺得更值得區議會公帑資助.)
文化身份在本地藝術,往往成了一種特定易於辨認的可供商品化消費的圖像和主題,藝術館的作品,正是連民間博物館計劃另一邊的那些資料紀錄簡單研究也省掉.(設計界和藝術界的界線,其實於此也十分值得研究,邱穩基是商業攝影助理一名,另而民間博物館班底,又或威雙回應展的又一山人紅白藍等).
新加坡的Lee Weng Choy就在一文提到對於這種某某作品是"關於"某某議題的"關於-性"(about-ness)論述的空泛性感到的厭煩,彷彿某作是關於某議題就解釋了作品(的立法性).我在芝加哥聽Dave Hickey這個(保守而偏激的)藝評老牛仔的講座時,他就提到,當其作為美國NEA資助藝術機關的評審時,看作品不能知道作者,但有不太明文的指引,要求一種扶助弱勢和少數從而達致更均衡性參與的要求,然而這政策於是慢慢卻就令使更多的藝術家/作品,以/或因更為直接/露骨的手法,把自己的文化身份顯露,從而被選上.文化身份上"關於"的"可辨"性,就不幸取代了很多其他的美學藝術性,思考深度等等考量.
因到了videotage聽了其負責人在紐西蘭一結合Maori族的文化setting的會議而如何忽然對identity的議題感興趣,我不知如何開腔,或者我在下文談談media art的media-technology orient問題時,再一併說說如何跳出跳入這些問題框框比用它們來思考有益而實際.

Comments: 發佈留言



<< Home

This page is powered by Blogger. Isn't you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