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3/11

 

mMK~雜誌攤開講


那天拿了白本子第二期的宣傳,白本子似成了個artschool的另一品牌,沒有提及有什麼作者或內容,這內裡其實也牽涉一種對於藝術文字和藝文作者的尊重態度,在Phaidon藝術家專冊系列中,選什麼人為誰來寫文,就看見其中出版商的學問,也成為重要的賣點(起碼對我而言,就是對於陌生些藝術家也有價值加分之效).放在一本本身就是為出版藝術文字的雜誌,這忽視更是神奇和失望.

偏偏昨日瞄了一下後書本,卻對今期的初步印象遠比上期佳,打頭陣的是黎美蓮/Eliza Lai(修正早前這裡誤說的Linda Lai)的一篇香港美術史書評(我早已寫畢的一篇似乎又要再收起回來修改一番?).跳出入局的小圈子形象,本是ps也想做到的,但這不是什麼能靠形象設計來解決的問題,最實際的還是長期有外人願意參與投文或作客席編輯.

在芝加哥的Art Insititue,他們也有一份甚有瞄頭的免費學生月報fnews magazine,在美國學報界攞過獎,由於是份a student journal of art, culture and politics,其主力都是學生文章,有藝評,也有追訪訪校藝術家,這對於一個artschool的context無疑更是有益.要香港藝術家多出聲,我想其實也是頗多餘,因為他們大多有書要教,本身就在做著教導性的評論,有大量類似的課堂機會.

新一期的白本子話特別加入的artist writings,本就是ps的澳洲west space出版模本的其一特色強項.白本子上一期的何兆基與譚偉平文章,其實也是此一路文章,但沒有打此旗號,反而多少有些反效果.但如此一來ps跟白本子雜誌文章內容的類型定位到底仍是難逃有乜收乜?由藝術家或藝術導師擔出版,始終不是發展藝評的理想長遠辦法.

事實上,我真的覺得香港唔需要分散大家焦點的多本雜誌(還幾乎忘了有本shout),但如何有獨立的編輯班子受各方支持而又找到資金,不似現在ps與白本子的兩樣財政極端,彷彿不在同一生態中一樣,至於有自己背後要顧及的機構品牌,這在Tobias減少展覽出版而拼合ps,放手外判後卻比原來更捉得更緊,也是我意料之外.

正因如此,藝評,我估始終是獨立為妙,當然這意味在機構單位主導時勢下搵唔到食.至於一個對於藝評理想的出版平臺,我覺得還是不分左右,把ps+白本子跟ampost搓埋,齊齊越界舞蹈劇場攝影電影,移拿集結,作為過渡,借adc之力打開市場,跳出仝人工作室,給編輯,作者和讀者都有一個好價錢.這卻真是一個無盡的串連,恐怕注定不會成事.

Comments: 發佈留言



<< Home

This page is powered by Blogger. Isn't yours?